这首诗写他特意到洛阳去拜访老友,千里来访,也可能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友谊,或许还有其他的期望,然而从两人的交往来看,这次寻访应该主要出于友情。不带其他目的、纯情的交往是多么美好,尤其是当人们成年了,进入社会之后。
但当他找到那里时,却得知朋友被流放江岭。专程寻友不遇,诗人当然十分失望,但朋友不是去旅游了,而是获罪贬官流放了,所以诗人并没有在诗中多表达失望情绪,更多的是对朋友的关心和同情、安慰和祈盼。但这些,都说得十分委婉、平淡。“我到洛阳来访你这个大才子,你却被流放江岭一带了。虽然听说岭南的梅花开得要早一些,但哪里比得上这洛阳的春天呢!”洛阳是繁华之都,牡丹名动天下,春色格外美好,他多么盼望能和好友在洛阳的春天里重聚呀。“何如”二字,包蕴丰富。
诗人孤独地来,在不遇的失落中以平淡的语言诉说着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然后又孤独地离去,如果不是他留下的这首诗,谁能看到貌似平淡的诗人深情重情的那一面呢?真正的朋友总是尽力不给你负担,却总是淡淡地牵挂、思念、同情帮助着你,尤其是在你失意的时候!
闻一多先生曾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孟浩然几曾做过诗?他只是谈话而已。甚至要紧的还不是那些话,而是谈话人的那副‘风神散朗’的姿态。读到‘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我们得到一如张洎从画像所得到的印象:‘风仪落落,凛然如生。’”读这首诗歌时,我们也仿佛看见了闻一多先生所描绘的孟浩然。
送郭司仓 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郭司仓:作者友人,姓名不详。司仓:唐代官职,即司仓参军,为州刺史的下属官吏,主管仓库。唐于诸卫府、东宫诸率府、王府、京府、都护府、都督府称仓曹参军,于州称司仓参军,县称司仓佐。
淮水:淮河,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干流经河南、安徽、江苏,汇入长江。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
留骑:骑(jì):坐骑。指代留客,留住郭司仓的意思。心:心意。
良掾:掾(yuàn)本意为辅助、辅佐,古代州刺史的下属官吏统称为“掾”。
【评析】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山西太原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中进士,年近而立,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中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任汜水县尉。开元二十五年获罪贬岭南,二十七年遇赦北归,过访孟浩然。二十八年至长安,授江宁丞。天宝六年(747)贬为龙标尉。安史乱中,避于江淮之间,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害。王昌龄以七绝著称,后人称为“七绝圣手”,边塞、闺怨和送别诗写得最好。其边塞诗流畅通脱,格调高昂。其闺怨诗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尤擅于刻画人物心理。绪密思深,情感浓郁,耐人寻味。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诗人重点突出留住朋友不舍分离的深深心意,以及别时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和别后将会产生的长久思念之情。但诗人并不是直接说出,而是用传统的比兴手法,通过深绿的淮水,有情的明月和夜夜春潮渲染烘托出来,托物寄情,言有尽而情无穷。“那门前滔滔不尽的淮水呀,是那么绿那么浓那么深,就像你我深厚的友情,就像此刻我留住你的坐骑、舍不得你离去的浓浓心意。酒罢歌残,不得不说再见了。此时此刻,我是多么不舍,就让那深情的明月代替我、伴随着你远走天涯去吧!朋友啊,你可知道,从今而后,我的心潮会像今夜的春潮,夜夜深深地涨起。”
这是一首十分深情的送别诗,和孟浩然诗歌的平淡正相反,它的情感则特别深浓。这深浓的情感来源于比兴的成功运用。别时的景物经过诗人的精心选择和提炼,安排得十分自然,却又饱含着作者的感情,已经不是单纯的自然之景。而“春潮夜夜深”的佳句,紧扣着淮水来写,照应开篇,更带有诗人特别的寄托。比兴兼之,唱叹有情,不得不让人感慨诗人的匠心独运、妙斧神工。
洛阳道 储光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