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迅:形容鸟飞或兽跑迅疾而有气势。指精神振奋,行动迅速。
对于年纪轻轻的人,不担心他不行动迅速,却常担心他因为过于迅速而导致粗疏鲁莽,故而应当抑制他的浮躁之心;对于上了年纪的人,不担心他不稳重谨慎,却常担心他因为过于稳重而导致畏缩不前,故而应当振奋他的衰惰之气。
【点评】
人之性情各有不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一定都和年龄相关。少年未必皆能奋迅、皆有躁心,年长者也未必皆能老成、皆有惰气,此处所谓“少年”、“老成”,与其说是指年龄,不如说是指心态。《论语·先进》中说:子路问孔子:“听到什么道理,就立即行动起来吗?”孔子回答说:“你有父亲兄长在,怎能听到什么道理就立即实行呢?”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两个学生请教同一个问题,孔子给出的答案却截然相反,这让公西华迷惑不解,去向老师请教,孔子解释说:“冉有为人懦弱,做事缩手缩脚,所以我鼓励他勇于行动;子路勇武过人,一个顶俩,所以我要让他谦虚退让,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同是“知行”之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对两个学生的性格十分了解,抑子路之躁心、振冉有之惰气,可谓恰到好处。
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及圆融?
枢:门的转轴或承轴之臼。
圆融:佛教语。破除偏执,圆满融通。
舌头存留,却常见牙齿脱落,可见刚强终究无法战胜柔弱;门板朽烂,却从没听说门轴蛀蚀,片面固执岂能比得上圆满融通?
【点评】
西汉刘向《说苑》中记载了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一则轶事:老子的老师常枞病重,老子前去探望,问道:“先生病成这样,有什么遗教可以告诉弟子吗?”常枞告诉他:经过故乡要下车步行,因为人不能忘故;从乔木下面经过要快走,因为人要懂得敬老。最后常枞张开嘴巴,对老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都掉光了。”常枞问:“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老子说:“舌头之所以还在,不就因为它柔软吗?牙齿掉了,不就因为它刚硬吗?”常枞高兴地说:“对呀!天下的事理都在这里面了,我还能再告诉你什么呢?”柔弱如舌的东西富有韧性,不易折断,坚硬如齿的东西往往不能长久保有。老子深刻领悟了老师告诉他的“齿亡舌存”之理,所以“柔弱胜刚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等说法在其著作中反复出现。至于“户朽枢蠹”,就是我们常说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语出《吕氏春秋·尽数》,原文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流动的水不会腐败,转动的门轴不生蠹虫,人们思考问题、处理事情也要懂得灵活变通,不能一味偏执顽固。
评议
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小人好名,犹怀畏人之心。故人而皆好名,则开诈善之门;使人而不好名,则绝为善之路。此讥好名者,当严责夫君子,不当过求于小人也。
有地位、有见识的君子如果喜好名声,就会兴起欺骗别人的念头;没地位、没见识的小人如果喜好名声,还会怀有畏惧别人的心思。因此,如果人人都喜好名声,就会打开假装为善的大门;假使人人都不喜好名声,就会断绝积德行善的道路。由此看来,如果讥讽喜好名声的行为,应当严格要求才德出众的君子,而不应当过于苛求识见浅狭的小人。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