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与点评二十世纪之后《孝经》经常为人所诟病说它是维系君主专
赏析与点评
二十世纪之后,《孝经》经常为人所诟病,说它是维系君主专制政体的“政治工具”。当我们读到《孝经·士章》的“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似乎可以肯定《孝经》有“移孝作忠”,载负巩固政权的作用。当然,不能否认,自西汉以后,“忠顺不失”常常被高举,成为在下位者谨守的规条。然而,当我们明白《孝经》出现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代,就会了解“移孝作忠”既有其“合理性”,也有“合法性”。话说西周时代,姬姓的周人以封建、宗法和礼乐三种制度作为维系周天子政权的纽带。在宗法制度下,天子不仅是最高的统治者,也是宗族的大宗。如此类推,诸侯、卿大夫、士也是其家族的大宗,这就是中国特有的“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于是,在理论上,无论是天子,还是封君,对在下位者而言,上位者不仅是“政治上”的领袖,也是“家族”中的长辈。因此,要求在下位者以孝事君,以敬事长,并不无道理。再者,儒家提倡“忠顺”,是因为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原来的政治秩序已荡然无存。故此,高呼“忠顺不失,以事其上”是有其实际需要的。
所谓“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读此句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只着眼于“忠”和“顺”二字,因为它们只是结果,而不是内容。父母教导子女,老师教导学生,总是抱着很多的期望,希望受教者能够“达标”。但就如“忠”和“顺”一样,如果“忠”失去了“孝”“爱”和“敬”;“顺”缺乏了“敬”,便只会徒具形式,没有意思了。
庶人章第六
本篇导读
“庶人”是指天下一般百姓。自古而言,中国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等,除了“士”以外,其余三者皆可以称为“庶人”。本篇为“五孝”之末,它上承了前四章(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纲领式的讨论。本章表面上说明了庶人行孝的原则,同时亦揭示中国文化里“天”、“地”(宇宙)和“人”(个体/群体)一体化的世界观,以及“孝”的普遍性和超越性。
用天之道 [] ,分地之利 [2]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用天之道:用天道、按时令变化安排农事。天道,指春、夏、秋、冬季节变化等自然规律。
- 躬自身阅容纳遑暇犹言“哪里来得及”恤忧念后我离开后的事方筏子[图]
- 松树子小松树子表示稚小之物,楚楚纤弱的样子,可怜可爱,按孙绰[图]
- 喜欢安静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和山中的幽石才能进入幽玄之境;追逐[图]
- 辒一种攻城器械《孙子兵法》杜牧注曰“辒四轮车排大木为之上蒙以[图]
- 畜于大成《主术校释》“畜”字当依“九年之储”作“储”离马宗霍[图]
- 佛告文殊师利时鬼王无毒者当今财首菩萨是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图]
- 冀阙古代宫城正门前两侧的城楼一般在此处公布法令咸阳在今陕西咸[图]
- 马子才是顺天府人世代爱好菊花到马子才尤其嗜好一听到有好的品种[图]
- 还者何?善辞也何善尔?归父使于晋还自晋至柽闻君薨家遣 帷 哭[图]
- 杨业是哪儿人史传记载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地方麟州新秦([图]